成果转化特辑1
时间: 2022-07-27  作者:   浏览次数: 1434

苏州苏相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相城研究院专利


1.一种嵌套式菱形放大二维精密定位平台

      发明人:钟博文,王振华,孙立宁

本发明属于微驱动精密定位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套式菱形放大二维精密定位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平台所存在的累积误差与角度误差,提高定位平台的输出性能与定位精度,实现定位平台大范围内的精确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一个平面内将第二轴定位平台固定于第一轴定位平台的运动平台上,采用嵌套结构实现二维定位平台的精密定位,并且运动方向呈90度分布,当第一运动平台运动时,带动整个第二轴定位平台运动,再由第二轴定位平台实现另一个方向的运动,这样就避免了并联时所带来的两个轴运动的耦合误差,也在竖直方向上拥有更大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且放大机构采用菱形放大机构,放大量可为压电陶瓷变化量的3-5倍,有效地提高了运动范围的放大倍数,而且避免其他放大机构所带来的累积误差与角度误差,实现定位平台大范围内的精确定位。另外,通过采用平行板柔性铰链对运动平台起到导向和辅助回复的作用,并且在平行板柔性铰链的保护下,运动平台保持运动方向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任何运动以及外力的破坏。


2.一种气动控制技术实验台

      发明人:王振华,陈国栋,孙立宁,林睿

本发明属于工业控制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技术实验台,该实验台与工业作业的气动控制匹配,融合不同种类执行气缸,搭建成自动化循环生产线模式,能够满足气动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三门课程的通用教学设备需求,以减少学生的企业培训时间,满足社会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个面向工业作业应用的涵盖基础到高级的气动控制教学装备,既符合机电一体化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又贴近工业实际应用,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特点。使得受训者更容易全面掌握气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和集成,并对各类气缸原理与应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网络通信技术、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在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综合提高。


3.工业型自动化物流教学系统

      发明人:王振华,陈国栋,林睿,孙荣川,任子武,孙立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型自动化物流教学系统,包括构成输送闭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与堆垛机单元、自动化输送线系统单元、检测与条码扫描单元、人工检测及人工装配单元、系统总控单元,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物流仓储自动化系统设备等先进制造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和体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教学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系统,使学生可通过实验了解自动化生产控制教学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物流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光机电气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综合提高。


4.并联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求解方法

       发明人:王振华,陈国栋,林睿,孙荣川,任子武,孙立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式搜索(Pattern Search, PS)-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6-SPS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求解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此方法也可移植应用于其它数值优化问题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式搜索-差分进化的6-SPS型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求解方法。DE/rand/1差分进化算法对解空间全局探索能力强,但局部开发能力较弱,收敛速度较慢甚至可能出现进化停滞现象的特性;模式搜索作为一种确定性的局部搜索方法,其局部搜索性能强,但模式搜索初始点选择将会影响其搜索解结果,不同初始点位置造成不同搜索结果,易陷入局部极小特性;本方法综合了DE/rand/1差分进化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探索性能,及模式搜索方法具有较好的局部开发能力,并相互机制融合,在每代进化中以当前代群体的最优个体作为模式搜索操作的初始位置,进一步对解空间局部开发搜索到性能更优的个体,并取代原群体中的最优个体,提高算法优化性能。该方法在解决6-SPS型并联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中有着优异的表现,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复杂的数值优化问题。


5.一种超高温陶瓷异形构件等离子喷涂近净成形制造方法

       发明人:陈瑶,岳春光,张律,刘卫卫,朱刚贤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度协同强韧化超高温陶瓷异形构件形/性一体化制造方法。


6.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人:陈瑶,张律,王传洋,刘卫卫,岳春光,朱刚贤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羟基磷灰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承重骨涂层材料体系,即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生物涂层,旨在使其具有优异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改善其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纳米复合材料生物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骨诱导性能和促进成骨细胞在羟基磷灰石表面贴附的能力,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石墨烯复合涂层,较传统的涂层制备工艺,此种制备工艺提高了制备效率,极大节约了加工成本。


7.一种文胸模杯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发明人:倪俊芳, 冯志华, 钱志良, 王家善, 范伟

本专利提出一种新型的成型模具结构,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完成模杯上不同厚度位置处的模压成型,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温度太高或太低所造成的问题,提高模杯质量,有效的完善与提高模杯成型工艺。

该专利在热模压成型应用中,工作稳定、操控性好、国内未有类似专利技术或产品投入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8.微驱动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电磁控制驱动的微型冲压机

       发明人:王传洋,李知瑶, 钟康民

本专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型冲压机。该冲压机使用电致与磁致伸缩材料作为驱动装置,并串联一种内回流面积差动行程放大装置。驱动方式具有响应快速、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行程放大装置避免了传统行程放大装置的缺陷,并能够实现大倍数的放大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洁,实现了微小型化;能量转换环节少,能源利用率高;提供可调的柔性冲击,安全性高,适用小能量高频率冲击的场合。

与传统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冲压机相比,本专利所设计的冲压机具有以下优点:

1、它将微小位移放大为显著位移的效果明显,能提供小能量较高频率的冲击,适应很多传统冲压机力所不能及的制造或分析测试场合。

2、提供可调控的柔性冲击。由于使用电致与磁致伸缩材料作为驱动装置,电致与磁致伸缩材料对于应变的响应快速,材料的伸缩量可以利用所加电场和磁场强度进行调节。同时由于液体介质能够提供缓冲,避免了机械式冲床刚性冲击的缺陷,提升了安全性和设备使用寿命。

3、整体结构紧凑简洁,实现了微小型化。与传统驱动装置相比,电致与磁致伸缩材料驱动由于不需使用电动机、泵、气缸等部件,因此体积较小;同时改进后增加回流孔的液压行程放大装置,采用一体式的缸体,结构与制造过程简单。

4、整个装置能量转换环节少,能源的利用效率高。


9.一种主轴结构的油气润滑管路

       发明人:王传洋,董渠

本专利利用一套油气润滑装置完成同时对前端以及后端4组轴承进行润滑。每组轴承均有三组润滑管路同时润滑。三组润滑管路互成120度夹角沿周向均匀分布。润滑管路的末端开口准确对准轴承的内环。此管路结构能有效保证润滑油可以以小剂量多次数的方式连续输送,使轴承终处于最佳的润滑状态。同时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润滑油膜,保证具有优良的减摩作用。另外,压缩空气能使轴承更好地散热,使得轴承的能有效冷却。


10.一种通讯线疲劳试验机

       发明人:王明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线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杆,以及两大小相等、角速度相同且反向运动的旋转机构,所述两旋转机构上分别设有驱动销,且两驱动销关于所述两旋转机构旋转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对称,所述输出杆上设有供两驱动销做反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轨道,且该驱动轨道与两旋转中心的连线平行;本发明优点在于,两驱动销沿输出杆上的驱动轨道做往复运动,两驱动销在驱动轨道方向上形成了一对反向摩擦力,同时在输出杆上形成了一对反作用力,该两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输出杆和定位轨道之间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理论上为零,同时定位轨道也不存在转矩,有效地减少了输出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失和振动。


11.STL模型布尔运算系统软件


12.一种产生多级场的可调式射频电源

发明人:李晓旭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射频电源,使其可用于驱动离散型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并克服传统射频电源的缺陷以及阻容分压网络方法的不足,使离散型离子阱质量分析器达到最佳分析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产生多极场的可调式射频电源,所述射频电源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和至少两对与初级线圈相耦合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特征在于:(1)每对次级线圈包括两个独立的线圈绕组,并分列于初级线圈两侧,每对次级线圈有两个高压端和两个低压端;(2)至少一对次级线圈的输出信号电压幅度与其他次级线圈的输出信号电压幅度不相同;(3)次级线圈之间相互独立,至少一对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次级线圈高压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电压幅度。

本专利是用于驱动平板离散型离子阱的专用射频电源,由于平板离散型属于一种新型的、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种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专利技术,此前并无专门驱动该型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射频电源技术。本专利很好地解决了该型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射频驱动问题,使其可发挥出最佳的分析性能。因此,本专利的技术水平属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